网站装修日记和互联网下自我认同 cover

网站装修日记和互联网下自我认同

什么组成了jona?小猫和温暖的毯子还有好朋友的爱。

声明:在本文发表的时刻,网站已经恢复了运营。

1.突发事件/第一反应

我上一次全平台更新是在八月十九号的时候。

九月初因为开学忙碌加上文件材料宿舍卫生整理,我并没有很多时间写作。但是我九月开展了一个非常大的项目,延续了暑假之前五月份就在准备的主题文章。经过一个暑假的思考和放空,再次打开写了一半的文稿,可以说是如鱼得水,有了很多新思路。之前写下的东西很多都忘记了,九月再次打开的时候,就一目了然得发现之前觉得不对劲但是无法修改的语法错误,还更好的梳理整个长文的行文逻辑很是满意。

就在我准备九月并不发新文章,潜下心好好打磨手上的长文时,突发奇想登陆我的个人网站玩耍一番。

这可不得了,网页全部无法访问,在我排查了网络问题时突然一股冷汗从后脑勺冒出,网站无法访问的原因让我心情无比复杂:

服务器忘记续费了。

给没有了解背后有关知识的友友大概解释一下一下,一个网页的正常访问,需要服务器、域名、和网页的后台。

  1. 服务器是一台运行特定软件(如Apache、Nginx等)的计算机。服务器负责接收来自用户浏览器的请求,并发送相应的网页内容。

  2. 域名(Domain Name):域名是网页的地址,用广通过输入域名在浏览器中访问网页。域名是由一个主机名和一个顶级域名(如.com、.org等)组成。域名通过DNS (Domain Name System)解析为服务器的IP地址,将用户请求导向正确的服务器。

  3. 网页的后台(Backend):网页的后台是指网页的服务器端代码和数据库,负责处理用户请求、与数据库交互、生成动态内容等。后台常用的编程语言和框架有PHP、Python(如Django、 Flask)Node.js等。

首先我是个人建站,我的网站在当今互联网上,可以说只是小如尘埃的存在。如果从经济角度,它甚至无法对我产生任何经济上的回报,不过这也是早在建站之初我就接受的。因为它的体量小,访问人数也不大,我当初是选择的国外公司服务器,每个月3.5美元租用一台远在加拿大的服务器为我工作。

错就错在我当初干嘛选择月费!

每个厂商差不多都会在每个月缴费日期之后延续7天,为网站主保留数据,防止像我这样的大马哈哭天抢地。

然而,我发现我九月忘记缴费的那天,是我逾期的第九天。

2.下一步解决办法:写邮件/论坛求助/思考重新建站

我做的第一步就是给向我兜售服务器的公司写邮件,石沉大海。

我在少数派论坛上发帖,得到大家的几个建议:

1.循环备份,例如3天一循环

2.注意邮箱里的缴费提醒

3.悔

我早已错过了官方的补缴费时间,所以我只有两个选择:

1.重新建站2.继续自我懊悔

我一直是(努力成为)心态好的人,所以遇到这种事我就只好来安慰自己,原来那个网站不是我自己心里觉得有点土吗!还没有办法顺利得加图片!

那这次就做一个审美更高级的好了。

于是,我就开始重新建站。

3.关于备份/计算丢失的数据

数据丢失是比网站不能访问更加令人痛心的事。准备所谓“灾后重建”我就是要开始计算一下我到底失去了多少不可挽回的数据。

仔细盘点一番,发现损失比较少。

原因一,我所有的文章都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过,连图带排版都是调整好的。

原因二,我写作的底稿全部都在Ulysses里多设备同步过,即使微信公众号出事,我也有原版底稿,不过就是难在重新排版和加图片。

原因三,我部分稿子还在其它的第三方网站发表过。

所以不至于说网站一倒闭,网络上就对我“查无此人”。万幸,万幸。

哪些是我网站独有的呢,因为涉及到网络审核和敏感词。我在我的网站上发表过一些读书笔记和一些书摘,这些我并没有ulyssle备份,而是直接在网站上写的。还有一些我为了能让读者更方便下载书资源的pdf附件,现在是全部丢失的。

总的来说,差不多丢失了10%的数据。

4.重新建站:方案选择/第三方托管服务挑选/域名/服务器

这一次建站,我主要提高一些审美和网页运行的流畅度。

加上这种忘记给服务器续费的担忧,我决定选择第三方托管服务。类似的第三方博客平台有很多,wordpress,blogger,wix,squarespace等等很多很多。

我最后选了typlog的托管服务,一个月四美元,不过只接受日元支付,我只好人民币转日元再买美元的套餐,最后的花费感觉是要比人民币直接兑美元贵了一些。

这次的套餐买来的服务内置一个域名,不过我早已买下了一个域名,infinite寓意是无限,面对无限的可能性和未来,我愿意花钱买一些象征意义,用作自我安慰。

而且套餐是支持自定义域名的修改的,不过我在修改dns记录的时候遇到一些困难,后来花钱找了技术支持,也搞定了。

最后,就开始了我网站第二个家的设计打磨。

5.细节分享/装修心得

暗夜模式的切换

DraggedImage.6bc15b6734e540abaa7d2739832184c7.png

网站新增了暗夜模式,这样夜间访问的便利大大提高。

站点小标

DraggedImage.69279024b56842389137c0e5d92df8f7.png

是一个原子,我一直认为谦逊是人类的美德,而且我相信任何微小的存在都有其意义,做博客只是我和世界进行微弱链接的一个方式,所以我想一个小小的原子放在互联网的海洋里,沉浮来去也不错。

个人形象

DraggedImage.091f3f3c39094aa99133bc351cab5e24.png

这是一系列的Apple“拟我表情”,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形象,放在博客上,会不会更让你了解我呢。

主题色修改

DraggedImage.fe163ea30a0c4b548e4600b35729785e.png

是的,当你的鼠标移动到这里,你会发现网页的主题色——就是个人形象帽子的颜色。我特意使用色卡分辨网页提取了色号,这样在审美层面增加了网站的协调。

网页跳转

DraggedImage.199460dbe3444536bc593b8dc0b6e816.png

我在网站里放入了一个小小的π,可以跳转我本人的少数派主页。23年的暑假我在上面发表文章,登上过首页推荐,有很多人留言点赞私信,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。把我喜欢的社区推荐给大家,希望都能有丰富的精神家园。

年度存档

DraggedImage.9237720db45c4c0db158a0f60e07d1b6.png

年度存档可以看到不同年份所发表的文章,现在回看我之前写的东西,依旧是不可思议。我几乎没在写作这条路上遇到什么苦难,我甚至就是想写,或者只是公开了我曾经的写作,我就能吸引了志同道合的朋友,头脑变得更清晰,也越来越了解自己。

6.关于互联网分身的再次思考

我有一天在网上闲逛,想看一些社科类的有意思的东西,就输入关键词,找到一篇19年的《Digital professional identity: Dear Internet! Who am I?》,是啊,互联网,我是谁呢?

经过这次网站数据删除事件,我思考了有关备份,及时查看邮箱等等行为准则。但最吸引我的一点是,我为何在得知数据删除后表现出如此大的恐惧和焦虑?这是否让我感受到了自我存在受到威胁呢。

我在这些繁杂的建站流程和细节修改停留这么久,是爱好吗,还是我试图“保留”什么东西用以证明“我是谁”呢?

这次数据丢失只是一个契机,我已经趋于平淡,不满足说一些要做好备份的决定。我想思考一些那些漂浮在日常生活之外的哲学问题。那些我是谁呢?我怎样进行自我认同?我试图成为怎样的人呢?

最后一个问题早已因为互联网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嵌入融合,变成了,我如何看待自己的互联网身份呢?每一个游戏里的我,那些林克、马里奥、动物森友会有着猫猫眼的小女孩,也是我吗?

那些在社群里的我,那些在关系中的我,那些分散在每一个用户名里的我,是一起构成了我还是分散了我?

这些有些荒诞的问题在建站装修之余缓缓得漂浮在我周围,不问来去,似乎也没有归途。

我不着急自我解答这些问题,我预感我总有一天能有自己的答案。在那之前,我继续读书写作,完成我的in-output循环好了。

我希望我不会变成不去回答这些问题的无趣的大人。

我是jona,和我一起漫游宇宙吧。